頁數
1
四縣客語漢字
阿爸賺錢,倈仔享福
四縣客語拼音
a24 ba24 con55 qien11 ,lai55 e31 hiong31 fug2
四縣客語發音
海陸客語漢字
阿爸賺錢,倈仔享福
海陸客語拼音
a33 ba53 con33 cien55 ,lai11 er55 hiong24 fug5
海陸客語發音
2
鴉鵲教烏鷯
阿鵲教烏鷯
阿鵲,臺灣客語也稱「山阿鵲」,叫聲單調;烏鷯,類似八哥,叫聲婉轉,善於模仿其他鳥類及動物叫聲。臺灣客語有「阿鵲教烏鷯,教到蹦蹦跳」之説,意指本身條件不如人,卻要他人學自己,別人學不來,就氣得跳脚。另外,「ass」和「jackass」英文俗語都有傻瓜、笨蛋的意思。就有「五十步笑百步」的意思。即英文的 「The pot calls the kettle black」(鍋嫌壺黑)。
查看詳細
頁數
1
《客英》客語漢字
鴉鵲教烏鷯
教育部客語漢字
阿鵲教烏鷯
《客英》原始拼音
a siak kau vu liau3
河婆客語發音
其他客語發音
臺灣四縣腔、臺灣海陸腔
英文解釋
one ass calls another jackass.
中文翻譯
一個傻瓜叫另外一個為笨蛋。
說明
阿鵲,臺灣客語也稱「山阿鵲」,叫聲單調;烏鷯,類似八哥,叫聲婉轉,善於模仿其他鳥類及動物叫聲。臺灣客語有「阿鵲教烏鷯,教到蹦蹦跳」之説,意指本身條件不如人,卻要他人學自己,別人學不來,就氣得跳脚。另外,「ass」和「jackass」英文俗語都有傻瓜、笨蛋的意思。就有「五十步笑百步」的意思。即英文的 「The pot calls the kettle black」(鍋嫌壺黑)。
參考資料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試用版》「阿鵲教烏鷯,教到腳跳啊跳」條,釋義為「喜鵲教八哥學說話本事,自己不會卻硬要教別人,結果把走路教成一跳一跳的:用以諷刺學藝不精而開業授徒的人。」
涂春景《形象化客話俗語1200句》頁118「阿鵲教烏鷯」條,解釋為「阿鵲,鵲鳥,這裡借指沒什麼才能、本事的人;烏鷯,可能是鷦鷯鳥。以鵲鳥教盛鷯,教不好;來比喻一個沒啥技能,卻去教人家,教不好反而鬧笑話。」
楊兆禎《客家諺語拾穗》頁56收錄相似的諺語「阿鵲教烏了,教到兩腳跳阿跳。」其解釋為「不會的硬要教會的,還教得比手劃腳。」徐運德《客家諺語》頁37也有收錄「阿鵲教烏鷚,教到腳跳啊跳。」意指「比喻某人,自己本身無何技能,竟然去指導人家,教得不倫不類,徒惹旁人笑話的意思。」
原字典圖檔
頁數
1
四縣客語漢字
阿鵲教烏鷯
四縣客語拼音
a24 xiag2 gau24 vu24 liau55
四縣客語發音
海陸客語漢字
阿鵲教烏鷯
海陸客語拼音
a33 siag5 gau53 vu53 liau11
海陸客語發音
3
鴉有反哺之誼
鴉有反哺之誼
《增廣賢文》:「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查看詳細
頁數
2
《客英》客語漢字
鴉有反哺之誼
教育部客語漢字
鴉有反哺之誼
《客英》原始拼音
a yu fan2 phu2 tsii ni2
河婆客語發音
其他客語發音
臺灣四縣腔、臺灣海陸腔
英文解釋
the raven nourishes its aged parent.
中文翻譯
烏鴉會供養年老的父母。
說明
《增廣賢文》:「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參考資料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反哺」詞條的解釋:「烏鴉長大後,會啣食餵養母烏鴉。比喻子女成長後奉養父母,報答親恩。」
原字典圖檔
頁數
2
四縣客語漢字
鴉有反哺之誼
四縣客語拼音
a24 iu24 fan31 bu31 zii24 ngi11
四縣客語發音
海陸客語漢字
鴉有反哺之誼
海陸客語拼音
a53 rhiu53 fan24 bu24 zii53 ngi55
海陸客語發音
4
瘂子食苦瓜
啞子食苦瓜
本句是師傅話「啞仔食苦瓜(黃蓮)──有苦講毋出」。但英文未指出。辭典客語拼音括弧有「黃蓮,黃柏」。
查看詳細
頁數
2
《客英》客語漢字
瘂子食苦瓜
教育部客語漢字
啞子食苦瓜
《客英》原始拼音
a2 tsii2 shit8 khu2 kwa(vong5 lien5,vong5 pak
河婆客語發音
其他客語發音
臺灣四縣腔、臺灣海陸腔
英文解釋
the dumb eats the bitter gourd.
中文翻譯
啞巴吃苦瓜。
說明
本句是師傅話「啞仔食苦瓜(黃蓮)──有苦講毋出」。但英文未指出。辭典客語拼音括弧有「黃蓮,黃柏」。
原字典圖檔
頁數
2
四縣客語漢字
啞仔食苦瓜
四縣客語拼音
a31 e31 siid5 fu31 gua24
四縣客語發音
海陸客語漢字
啞仔食苦瓜
海陸客語拼音
a24 er55 shid2 fu24 gua53
海陸客語發音
5
挨礱牽鋸,有食懶去
挨礱牽鋸,有食懶去
「挨礱」是使用土礱將稻穀外殼磨下來;「牽鋸」是鋸巨木,都是辛苦又單調的差事。比喻工作辛苦單調,待遇再好也不吸引人。
查看詳細
頁數
3
《客英》客語漢字
挨礱牽鋸,有食懶去
教育部客語漢字
挨礱牽鋸,有食懶去
《客英》原始拼音
ai lung5 khien ki3, yu shit8 lan khi3
河婆客語發音
其他客語發音
臺灣四縣腔、臺灣海陸腔
英文解釋
even hunger scarcely makes men willing to hull rice or to saw wood.
中文翻譯
即使飢餓也很難讓人願意去礱穀和鋸木。
說明
「挨礱」是使用土礱將稻穀外殼磨下來;「牽鋸」是鋸巨木,都是辛苦又單調的差事。比喻工作辛苦單調,待遇再好也不吸引人。
參考資料
黃永達《臺灣客家俚諺語語典:祖先的智慧》頁270「挨礱牽鋸,有食懶去」條,解釋為「[俚俗語]挨礱精米、拉鋸斷木係又艱苦又無味的工作,就係有好食,也無想要去做。」另有「挨礱牽鋸,丈人老喊毋好去」條,解釋為「[俚俗語]碾米、牽鋸全係儘艱苦的工作,連丈人老吩咐去做,也最好想辦法推忒莫去做較贏,有戲謔之意。」
劉守松《客家人諺語(二)》頁25收錄類似的諺語「挨壟牽鋸,丈人老喊不可去」,其解釋為「丈人老是太太的爸爸,女婿屬於半子,俗云『半分婿郎,半分子』挨壟牽鋸都是苦差使,儘量避免的意思。」
原字典圖檔
頁數
3
四縣客語漢字
挨礱牽鋸,有食懶去
四縣客語拼音
ai24 lung11 kien24 gi55 ,iu24 siid5 nan24 hi55
四縣客語發音
海陸客語漢字
挨礱牽鋸,有食懶去
海陸客語拼音
ai53 lung55 kien53 gi11 ,rhiu53 shid2 nan53 hi11
海陸客語發音